原文
艾子好为诗。一日,行齐魏间,宿逆旅。夜闻邻房人言曰:“一首也。”少间,曰:“又一首也。”比晓,六七首。艾子意其必诗人,清夜吟咏,兼爱其敏思。凌晨,冠带候谒。少顷,一人出,乃商贾也,危羸若有疾者。艾子深感之,岂有是人而能诗乎?抑又不可臆度。遂问曰:“闻足下篇什甚多,敢乞一览。”其人曰:“某负贩也,安知诗为何物?”再三拒之。艾子曰:“昨夜闻君房中自鸣曰‘一首也’,岂非诗乎?”其人笑曰:“一首之言,君误矣。昨日每腹疾暴下,夜黑寻纸不及,因污其手,疾势不止,殆六七污手。其言曰,非诗也。”艾子有惭色。
翻译
艾子喜欢作诗。一天,他在齐国和魏国之间行走,住在旅店中。夜里听到邻房有人说:“一首了。”过了一会儿,又说:“又一首了。”等到天亮,听到说了六七首。艾子心想那人一定是诗人,在清静的夜里吟诗,并且很欣赏他才思敏捷。凌晨时,艾子穿戴整齐前去拜见。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出来了,原来是个商人,瘦弱得好像有病的样子。艾子深感意外,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却能作诗呢?但又觉得不能主观猜测。于是问道:“听说您作了很多诗篇,冒昧地请求看一看。”那人说:“我是个做买卖的,哪里知道诗是什么东西呢?”再三拒绝了艾子。艾子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房间里自己说‘一首了’,难道不是在作诗吗?”那人笑着说:“您误会了‘一首’这句话了。昨天我肚子突然疼痛,腹泻得厉害,夜里天黑找不到纸,就弄脏了手,病情不止,大概弄脏了六七次手。我说的是这个,不是作诗啊。”艾子听了,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