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内容简介
《施公案》又名《五女七贞》,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
《施公案》除采用了传统的刑事、民事案件外,还增加了大量所谓“钦案”与集团案,这也是公案小说创作文上的一个新情况。在明代《包公案》等作品中,同包公相对抗的势力,除了少数皇亲国戚、权豪势要外,多数情况下是一些作为个体的强奸犯、抢劫杀人犯之类,这些罪犯虽然心狠手毒、奸滑狡诈,很难对付,但一般是藏在昭处、不敢声张的,很少有公开打着对抗旗号的武装集团出现。而《施公案》中施公所面临的敌对势力则不然,小说除承袭并发展了前代的公案故事外(一般为刑民事案件),还描写了大量同宫府公然对抗的强盗山寨。
主要人物
施仕伦,世人称其为“施公”,五行甚陋,御赐讳不全。为人清正廉明,不畏强权,体恤百姓,先为江都县县令,在任期间接连破获十数起大案,断案如神,除暴安良,颇有政绩,召回京师,升为顺天府尹。敢于藐视权贵,王公、大臣、皇亲、国舅多有被参,名震京师。后升为通州仓厂总督,不久加太子少保衔,任钦大臣前往山东救灾放赈。在任期间剪灭强寇,革除弊政,功勋卓著。并结交了黄天霸、贺天保、关小西等一班绿林侠义,后奉旨代理巡按,钦赐“如朕亲临”金龙牌一道,访拿贪官污吏,剪除土豪劣绅。归京后任淮安总漕,再出京师,往淮安赴任。诛灭强盗一枝桃,荡平摩天岭,赈灾民,救水患,竭心尽力,九死一生。
创作过程
《施公案》其故事先以说唱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后经文人敷演为小说。最早可见的书面形式为嘉庆三年(1798年)的97回本,自成书以来,后人一续再续,竟至十续,到光绪年间终于成为120万字,528回的巨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