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小说网 书籍介绍 章节目录 我的书架 加入收藏 标记书签 推荐朋友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大小: font1 font2 font3

论三顾茅庐

摘 要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三顾茅庐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广泛使用的著名典故。《三国演义》对三顾茅庐的描写,运用了顿挫、衬托、反衬等多种艺术手法,一波三折,摇曳生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生动地刻画了诸葛亮、刘备的形象。同时,这段故事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寄寓了古代知识分子共有的理想和愿望。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 顿挫 衬托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它流传很广,已经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且经常使用的典故。它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精心创作出来的故事情节,有着高超的艺术成就,在《三国演义》中有重要的作用和丰富的意义。本文拟对“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三国演义》中的作用和它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予以探讨,以加深我们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本文立论的依据是分为二百四十则的明代嘉靖本《三国演义》。
  从小说的整体来看,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里的主人公,是《三国演义》的灵魂; 他的出场自然而然应是异常隆重的场面,是值得以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三顾茅庐是诸葛亮正式出场的过程,所以,作者对三顾茅庐的描写,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层层铺垫,重重渲染,极尽曲折变化、抑扬顿挫之能事,使得读者对诸葛亮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期待和仰慕。
  作者在叙述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前后共使用了十三个顿挫手法。
  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则里,刘备被蔡瑁带兵追杀,慌忙中匹马逃跑,却被檀溪拦住去路。情急之下,拼死跳过檀溪,如有神助。侥幸逃过一劫的刘备,心有余悸,“似醉如痴”,一个人骑着马信步而行,漫无目的。然而,就在这不经意中,他意外地遇到了隐居的高士司马徽。偶遇司马徽,此事看上去似乎是微不足道,其实在小说里是一个关键。因为正是由于司马徽的引荐,徐庶和诸葛亮才先后成为刘备的心腹谋士; 如果没有司马徽以及徐庶的大力举荐,诸葛亮几乎不可能成为刘备的臂膀。因为诸葛亮是隐居的高士,他不会自动地、随便地去投靠一个主人; 要想成为他的主公,这个人必须是礼贤下士的明君圣主,对他要完全信任和尊重,并且要主动地先来礼请他,就像历史上的周文王和姜子牙的例子一样。在《三国演义》里,只有刘备符合这些条件,所以,也只有刘备能够成为诸葛亮的主公。
  如上所论,司马徽和徐庶的出现是为诸葛亮的登场亮相做铺垫和映衬,以突显诸葛亮,并避免平铺直叙、单调乏味,正如毛宗岗所点评的那样: “此卷叙玄德见司马徽,正为见诸葛亮伏线耳。”“此回为玄德访孔明,孔明见玄德作一引子耳。将有南阳诸葛庐,先有南漳水镜庄以引之; 将有孔明为军师,先有单福为军师以引之。” ① 同样的道理,司马徽的出场也不是直截了当、突如其来的。在他出现之前,作者先写一牧童。此牧童的谈吐和见识出人意料、不同凡响: 初次见面时,他就能认出刘备,这令刘备极为惊讶。有其师必有其徒。这个牧童的师父既然是司马徽,因此,刘备立刻就对司马徽心生景仰和钦佩。所以,这个牧童的出现是为了引司马徽与刘备相见,他是司马徽的陪衬和引子。
  未见到司马徽,刘备心中已经对他充满敬意和钦佩。在牧童的引导下,刘备见到司马徽之后,刘备的敬意和钦佩更加强烈了。从司马徽的外貌、谈吐与其所居住的环境上,刘备更清楚地认识到司马徽是一位高明的隐士。因此,他对司马徽所说的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才能深信不疑,然后才有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发生。
  会见司马徽之后,刘备对诸葛亮是念念不忘,充满期待和敬慕。正是因为他极端渴望见到诸葛亮,所以,在他最后见到诸葛亮之前,每次遇到陌生的奇才异士,刘备就往往会误以为是诸葛亮。比如他曾两次将徐庶误以为是诸葛亮,这是刘备寻访诸葛亮过程中的头两个顿挫。实际上,在刘备寻访诸葛亮的过程中充满了曲折和挫折,但这些曲折和挫折恰恰足以表现刘备的人格魅力: 礼贤下士、谦恭真诚。这也正是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作用。
  在司马徽的引导下,徐庶成为刘备的心腹谋士。但徐庶这个人物的出现也只是为诸葛亮的上场做铺垫,他的到来是为诸葛亮打前站的。所以,他很快就被迫离开刘备。在临行前,他郑重地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并称赞诸葛亮是“天下第一人”。徐庶的离去和举荐,进一步加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期待与渴慕,于是,他急不可待地准备去寻访、礼请诸葛亮。
  第七十三则,刘备等人正要出发去拜访诸葛亮时,刘备的手下报告: 有一“道貌非常”的先生前来求见。由于刘备求贤若渴,急于见到诸葛亮,于是他就以为是诸葛亮来了; 读到这里,读者与刘备一样,也怀着急切和侥幸的心情,希望来人真的是诸葛亮。谁知见面之后,大家才知不是诸葛亮,而是司马徽。这是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过程中的第三个顿挫。司马徽的此次来访并非毫无意义,实际上,他的到访相当于是给刘备送行并加以鼓励。在这次会见中,司马徽再次高调赞扬了诸葛亮的惊人才华,这更坚定了刘备寻访诸葛亮的决心和诚意。
  刘备第一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却扑了个空。这是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过程中的第四个顿挫。诸葛亮身边的小童说诸葛亮出门去了,且不知去了哪里,也不知何时回家。显而易见,这是诸葛亮故意躲着不见。因为徐庶临走前,曾经亲自到诸葛亮的住处劝驾,所以诸葛亮早就知道刘备迟早会来拜访自己。他躲着不见的目的是考验刘备的诚意,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假如诸葛亮自己主动去投靠刘备,或者坐在家里急切地等着刘备的来访,那么,根据常理,刘备就不会十分看重诸葛亮。因为那些做法是急功近利、自轻自贱的,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毛宗岗对此有类似的看法: “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之不可定,而其人始远; 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 ②
  刘备等人在返回途中忽然遇见一人,他“容貌轩昂,风姿英迈”,从外貌和气质上看,定非常人,所以刘备以为必是诸葛亮。谁知交谈之下,却又不是,而是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这是刘备、诸葛亮遇合过程中的第五个顿挫。
  刘备第二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时,听到路边酒店里有人作歌吟唱,其歌不同凡响,所以刘备便以为诸葛亮必在其中。但他又错了: 吟唱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隐士朋友石广元、孟公威。这是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过程中的第六个顿挫。
  与两位隐士辞别后,刘备等人第二次来到诸葛亮的家里,见一少年在堂上吟歌,大有隐士之风。刘备想当然地以为此人必是诸葛亮,谁知仍然不是,而是其弟诸葛均。诸葛均告诉刘备: 乃兄诸葛亮与友人崔州平远游去了,因此无法见到诸葛亮。这是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过程中的第七个顿挫。显而易见,这仍然是诸葛亮故意躲避,他仍然在考验着刘备的为人和诚意。诸葛亮早已知道刘备曾经来拜访过自己; 而且崔州平也知道刘备要请诸葛亮出山,所以如果诸葛均所说的是实情,则可以肯定: 崔州平和诸葛亮是故意那样做的,目的依然是考验刘备。
  既然见不到诸葛亮,刘备正准备离开时,忽见一位老先生踏雪吟诗而来。刘备热切地以为来者是诸葛亮,但实际上仍然不是,而是他的岳父黄承彦。于是,刘备只好再次怅然而归。这是刘备寻访诸葛亮过程中的第八个顿挫。
  刘备第三次来拜访时,诸葛均告诉刘备: 其兄诸葛亮确实在家。因此,刘备欣喜之下,以为自己马上就可以见到渴慕已久的大贤了。然而,诸葛亮身边的童子却说诸葛亮在昼寝,不能马上相见。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刘备只得侍立堂下等待诸葛亮醒来。这是刘备、诸葛亮遇合过程中的第九个顿挫。等了许久,却不见诸葛亮醒来。再等很久,刘备看到诸葛亮在床上翻身,以为他要醒来; 但结果他又睡着了。这是刘备、诸葛亮遇合过程中的第十个顿挫。好不容易等他醒了,他却又撇下刘备,到里面去更衣。这是刘备、诸葛亮遇合过程中的第十一个顿挫。经过这一番折腾后,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二人相见后,刘备向他请教安邦治国之道,诸葛亮却推辞说自己“年幼才疏,不能治政,有误下问”。这是刘备、诸葛亮遇合过程中的第十二个顿挫。在刘备真诚、恳切的请求下,诸葛亮乃侃侃而谈,精彩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与刘备的未来出路。刘备听后,真是闻所未闻,茅塞顿开,如醉方醒,如梦初觉,惊叹于诸葛亮之深刻的洞察力、超人的预见力和绝世的才华。拜服之下,刘备恳请诸葛亮出山。但诸葛亮却说自己“久乐耕锄”,实难从命。这是他们君臣遇合过程中的第十三个顿挫。但刘备的诚意最终还是打动了诸葛亮,所以他终于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诸葛亮的这些做法并非是虚伪的做作,而是为了考验刘备的诚意。这说明他不是一个轻于去就、朝秦暮楚的投机家,而是一个看重出处的正人君子。他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蜀汉的最大功臣和忠臣,与他的这种优秀品质密切相关。在叙述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这么多的顿挫手法,充分显示了刘备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可贵品质; 同时,由此也刻画出诸葛亮神龙见首不见尾、神秘莫测、高雅洒脱的隐士风流及其立身严正、自尊自信的品格。
  除了顿挫手法,作者还运用了烘托、反衬等艺术手法,以使三顾茅庐这出重头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知道,关羽、张飞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多次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诸葛亮不过是一农夫,未必有真才实学; 刘备贵为皇叔,不应当对诸葛亮那么谦恭致敬,因为那样有失身份,乱了尊卑之序。其实这些说法不过是关、张二人的借口,他们主要是因为出于妒忌才屡次反对刘备三顾茅庐。但关、张二人的反对,并未动摇刘备礼请诸葛亮的决心和诚意,且反衬出刘备礼贤下士的可贵品质。
  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刘备先后遇到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以及诸葛亮身边的童子等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隐士,对世事是冷漠的、绝望的,所以他们对刘备礼请诸葛亮的举动是不赞成的,以为是徒劳无功的。但这种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没有影响刘备的救世热情和拜请诸葛亮的诚意。他们的冷嘲热讽实际上是替诸葛亮进一步试探和考验刘备的诚意。他们的出现是为了衬托诸葛亮,正如毛宗岗所评论的那样: “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 ③
  除了诸葛亮的这些隐士朋友之外,刘备第一次来隆中时在田野里遇见的那几个农夫也是用来衬托诸葛亮的。刘备等人还没到达隆中,先在田野中感受到了这个隐士世界所特有的气氛。他们看到几个农夫在田里边耕作边歌唱: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者,高眠啸不足。
  这显然是一首隐士诗,表达的是对世俗是非荣辱的超脱。从农夫的口里可知,此诗是诸葛亮作的。因此,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隐士的那种洒脱和旷达。连不读书的农夫都喜欢吟唱隐士诗,由此可见诸葛亮的精神和人格的感染力是很大的。
  作者还通过景色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为刻画诸葛亮、刘备的形象服务,为三顾茅庐作点缀。
  一顾茅庐时,作者从自己的角度,结合隆中的景色来展示诸葛亮作为待价而沽的隐士的风采、神韵: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岗枕流水。
  高岗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丹凤松阴里。
  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睡未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
  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扣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
  囊里名琴藏古锦,壁悬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
  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分天下。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一个待时而动的高人雅士的形象: 他表面上是农夫,实际上是隐于农夫中的高人,如同《论语》里孔子所遇到的长沮、桀溺等人; 但诸葛亮与长沮、桀溺等人又有不同。长沮、桀溺等人对世俗社会完全绝望,所以他们是完全忘世、绝世的,不会再过问人间的是非纠纷。但诸葛亮却不是这样,他既是超世的,又是入世的; 他之所以隐居,只是在等待最好的时机。“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分天下”这两句诗就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入世情怀、救世热情。如果诸葛亮没有这种救世情怀,那么,他就不会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而出山。
  一顾茅庐时,由于刘备急切地要见到诸葛亮,所以他这时对隆中的景色无心观赏。到了诸葛亮的家里,才知诸葛亮不在家,于是他只好返回。在离开隆中的路上,因为爱屋及乌的关系,刘备才注意到隆中的景色和环境: “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泉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松篁交翠,猿鹤相亲。”这种幽雅、宁静的环境正好衬托出诸葛亮作为隐士的那种与世无争、恬淡超脱的心境和志趣。
  二顾茅庐时,正值严寒天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 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种恶劣天气的描写也是用来衬托刘备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诚意,正如刘备自己所说的那样: “吾正欲教孔明见吾殷勤之意。” 二顾茅庐,刘备又没见着诸葛亮,只得再次怅然而返。在返回途上,风雪依然很大,“回望卧龙岗,悒怏不已”。此时的景物描写既是照应前文,更是用来渲染刘备无限怅惘的心情。这种心情同样显示了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
  三顾茅庐在整部小说中有其相对独立性,自成体段,有自己的完整结构。
  在三顾茅庐之前,刘备先后与司马徽、徐庶相识。如前所论,这两个人的出现是为了引导出诸葛亮,所以他们的上场表演相当于三顾茅庐这场重头戏的序幕,他们只是这场戏里的配角,刘备和诸葛亮才是主角。
  三顾茅庐的具体过程是这场戏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里,诸葛亮虽然最后才出场,但他和刘备一样是主角。尽管他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现身,但他是焦点,整部戏是围绕他展开的,所以他实际上是无处不在。在三顾茅庐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像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以及童子、农夫等人,都是为了衬托诸葛亮,是诸葛亮的配角。其实,不但这些人是三顾茅庐这场戏中的配角,甚至连刘备、关羽、张飞也可以说是诸葛亮的配角,诸葛亮才是这出戏的真正主角,三顾茅庐的主题就是诸葛亮正式登台亮相。
  刘备请出诸葛亮后,尊之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共榻,终日议论,心地开悦”,君臣关系十分融洽。这段描写是三顾茅庐的尾声和余波,使得三顾茅庐这出戏有头有尾,相对完整。
  从《三国演义》的整体上讲,三顾茅庐是整部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如前所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小说的灵魂; 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在整部小说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代这个灵魂人物的来历,引之正式登台亮相,因此是小说中的重头戏。如果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后来的蜀汉政权,也就没有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说三顾茅庐是整部小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三顾茅庐充分表现了刘备求才若渴、谦恭真诚的可贵品质,向读者展示了诸葛亮洒脱高雅的精神气质、无与伦比的才华。
  但三顾茅庐在客观上也制造了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甚至为后来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被杀的悲剧结局作了铺垫。这是三顾茅庐在小说中的又一个作用。我们知道,关羽、张飞对刘备尊崇诸葛亮的做法是不满的,对诸葛亮是有忌恨的。这虽然不可能危及刘、关、张之间兄弟兼君臣的关系,但这种不和谐对蜀汉政权来说总是不利的。后来刘备为了夺取益州,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但关羽的傲慢自大,使他在与曹操、孙权的较量中丢失荆州、兵败被杀,蜀汉政权遭受重创。在这场悲剧中,诸葛亮负有一定的责任。以他的聪明才智,他能够让蜀汉政权尽量避免这场灾难。但由于他与关羽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所以他对关羽的成败总有些无动于衷。第一百五十五则,关羽被杀后,刘备痛不欲生。诸葛亮劝解刘备说: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关公平日刚而自矜,今日故遭此祸也。”这话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由此可见诸葛亮与关羽之间的微妙关系。
  三顾茅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意义。概括言之,主要有两个方面:
  ( 一) 从君主的角度来说,真正贤明的君主应当是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对自己的臣子要有足够的尊重,对奇才异士更要万分敬重,就像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就臣下来说,既要向君主尽忠,也要追求一定的独立人格,维护自己应有的尊严,就如诸葛亮在三顾茅庐过程中所表现的那样。这种思想和态度是自古以来儒家所大力倡导和追求的理想。如孔子说: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④ 孟子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⑤ 就刘备、诸葛亮而言,如果没有诸葛亮这种奇才的辅佐,刘备就几乎不可能建立起蜀汉基业; 如果没有刘备这种贤君的赏识和重用,诸葛亮也可能无法成就他的功业和英名。
  ( 二)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是建功立业,显亲扬名。但前提是得君行道,也就是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信任和重用,就像诸葛亮和刘备、周文王和姜子牙那样君臣和谐、互相信任。我们知道,孔子、孟子之所以要周游列国,席不暇暖,目的就在于得君行道。但可惜当时的君主有眼无珠,无人能真识孔子、孟子,致使千古圣贤怀才不遇。圣贤尚且常常不能得君行道,何况大多数知识分子呢? 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现象是个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每一个真正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都渴望自己得到赏识、信任和重用,以便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因此,三顾茅庐的故事寄寓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愿望: 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得君行道,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注:
  ① 见毛本《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点评。
  ② 毛本《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批语。
  ③ 毛本《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评语。
  ④ 见《论语·八佾》
  ⑤ 见《孟子·离娄下》
推荐本书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标记书签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目录
推荐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哈姆雷特 权力的游戏 人性的弱点 富爸爸穷爸爸 挪威的森林 爱丽丝梦游仙境 时间简史 人生的智慧 荆棘鸟
名著小说网以外国名著、世界名著、古典小说、历史名著为主,提供明清小说、经典小说以及经典小说的在线名著阅读和全集电子书免费txt下载的文学大全网站,欢迎广大小说迷收藏本站。